【編輯:劉星辰】
中新網北京10月23日電(記者上官云)“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敝仃柟澥侵袊膫鹘y節日,又叫登高節、菊花節等等,有曬秋、飲菊花酒等豐富多樣的習俗。 青島大學特聘教授董德英表示,重陽節時值農歷九月...
中新社泉州10月17日電 題:泉州清凈寺,見證千年“海絲”情緣 中新社記者 孫虹 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福建泉州,當落日余暉灑落于清凈寺前的廣場,披上霞裝的千年古寺散發出濃郁的異域風...
周書燦 “最早的中國”概念的提出及在考古學界的爭訟 近年來,“最早的中國”是考古學界使用較為頻繁且爭議較大的語匯。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考古學者對“最早的中國”關注的角度和使用的標準差異明顯...
在商王朝滅亡差不多600年后的春秋時期,商王朝的相關文獻已經逐漸散佚。對此,孔子曾發出“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的感嘆。在近代疑古思潮影響下,商王朝是否真的存在曾一度受到質疑。那么...
《周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典籍,其豐富的人文思想對中華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既往《周易》的研究多從哲學維度入手,對其陰陽辯證的思想進行闡述,人們或將其視為卜筮之書,而無視其精深的哲...
走進青海省博物館,按照瞿曇寺隆國殿等比例微縮的木質模型占據著展廳醒目位置。 從1982年編著《瞿曇寺》一書至今,謝佐始終對瞿曇寺一往情深。 作為新中國成立后成長起來的青海第一批藏學研究專家,...
【中華文明突出特性大家談】 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系統中一顆耀眼的明星,具有獨特的屬性、內涵和發展路徑。它具有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具有強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和靈活性、...
【編輯:付子豪】
中新網北京9月29日電(記者 上官云)“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敝星锕澥侵袊膫鹘y節日,一輪明月,寄托了人們的無限情思。 重慶工商大學法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孟令法表示,中秋在先秦時代就是一個重要...
【編輯:葉攀】
鎮北臺,位于陜西榆林市北約5公里的紅山之上,是一座氣勢磅礴的明代長城建筑,易馬城和款貢城兩大遺存與其遙相呼應,合稱“兩城一臺”。兩城一臺既是歷史上“和平互市”的產物,又是見證“漢蒙一家”的重要歷史...
歷時50余年出版的《藏漢大辭典》,是新中國第一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類大型工具書。走進辭書編纂的背后,跨越半個世紀的艱辛在眼前劃過。 2022年12月,《藏漢大辭典》的“母體”、張怡蓀先生手稿《藏漢大...
又到了每年一度的孔子誕辰日,人們在紀念孔子之時,恐怕也會好奇,孔子到底長什么樣?作為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既是我們最熟悉的一位古圣賢,也是最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人之一。他的理念不僅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精...
2022國考將啟:計...
全國14地約談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