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電腦操作系統中的一個符號。在輸入時,斜杠通常表示間隔,代表“或者”和“以及”的含義。
不知何時起,“斜杠青年”逐漸出現在網生一代的詞典中。有專家對這一熱詞給出如下注解:不再滿足單一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技術和多元生活的青年。
駐守邊防,年輕官兵同樣成長在網絡時代,也有屬于自己的向往和追求。他們普遍對自己有較高的要求,希望遇見更好的自己,掌握更多技能、學習更多專業,為連隊和集體做出更大貢獻,實現更多的青春理想。
在邊防一線,“斜杠士兵”正越來越多。他們有著怎樣的追求?如何看待自身的價值?請看從邊防一線發來的一組報道。
——編 者
關鍵詞 筆繪邊關
守邊關,描繪一個個挺拔的身影
■陳長宏 惠雁翎
周一交班會上,西藏軍區昌都軍分區某邊防連連長,在講評工作時表揚了下士吳松峰帶領新兵巡邏時的優異表現,還稱贊他是連隊近期涌現出來的“斜杠士兵”。
大學畢業參軍入伍的吳松峰,為了夢想和抱負來到部隊,但說到“為連隊做貢獻”這件事,他自認做得還不夠。
去年,吳松峰第一次在網上看到“斜杠青年”這個詞,羨慕之余也有自己的見解:“配得上‘斜杠’這個名頭,首先要以集體榮譽為己任,真正為連隊做出貢獻?!?/p>
在戰友眼中,吳松峰實在又本分。入營3年多,吳松峰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巡邏能手”,啥苦活累活,他都搶著干,大家從沒聽他說過一句埋怨。
已是班長的吳松峰,自我要求一直嚴格,壓力傳導到新兵身上,大家直言“壓力山大”。每當這時候,他就給大家“減壓”:“無論大事小事,只要有意義,我們都要堅持到底!”
一次,吳松峰參與連隊文化墻創作,被來連隊慰問的美術老師一眼相中。后來,他以“徒弟”的身份跟學了一段時間。
沒想到,吳松峰硬是把畫畫學成一門特長,一次次完成上級賦予的任務,還獨立完成連史長廊的創作。每天結束訓練和執勤,吳松峰就會背上包、帶著畫筆,來到陽光棚,繪制棚里的文化墻。
吳松峰在連隊創作石頭畫。圖片由連隊官兵提供
最新一期文化墻的主題是“高原海洋館”。這是連長和戰友共同商議的結果,連隊主官還給他提出了要求:“畫出戰友最想看到的風景?!?/p>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海?!眲偟礁咴敱悄?,吳松峰不懂邊防的苦。如今成長為邊防老兵,吳松峰覺得扎根邊防,最難做到的是4個字:“無怨無悔”。而要做到無怨無悔,就要有“大海一般的胸懷”。
一次英模故事分享會上,一級上士韋曉飛講述了戰友李洪浩的故事。那年7月,剛到連隊不久的李洪浩第一次巡邏,就被崎嶇的路、聳入云間的山、冰冷刺骨的河水給“震住了”。
李洪浩的家鄉在廣西,來到高原后,過著戰風斗雪的生活,確實讓他有點吃不消。他的班長嚴巨兵是連隊公認的骨干。在一次巡邏中,李洪浩險些掉進冰窟窿,嚴巨兵一把抓住了李洪浩的手,幫他脫離險境。
生死關頭,感受到了戰友的幫助,李洪浩的內心沉淀出一種責任:“當兵就要當像班長那樣的兵!”李洪浩在哨所守了20多年,成為連隊骨干,還帶出來許多巡邏執勤能手。
李洪浩當年的堅持,印證了吳松峰的座右銘:“堅持,才能成就自我?!庇谑撬嬃艘环郛?,描繪李洪浩的風采。
一次武裝奔襲,吳松峰看到李洪浩背著背囊一瘸一拐,拼盡全力跑在隊伍前面。事后,他和王班長聊天,才得知他在奔襲途中不小心崴了腳。
“堅持就是勝利,我是一個老兵,更不能拖大家的后腿?!甭犞媳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不久,吳松峰的素描作品《奔襲》誕生了,并被懸掛在連隊榮譽室。連隊黨支部希望通過這個故事,讓更多年輕戰士找到堅持的意義。
去年晉升軍士之前,連隊賦予吳松峰一項新使命:擔任連隊首個“紅色宣傳員”。連隊還為他購置了一臺相機,這下除了畫畫,吳松峰又多了一門需要學習的新技能。
戰備訓練、執勤巡邏不能落后,休息時間還要用來學攝影技術,這可把吳松峰忙壞了。
連隊組織活動、新兵上崗執勤、戰友執行險難點位長途巡邏,他都要跟隨隊伍,要么用相機記錄、要么用畫筆描繪那些感人的瞬間。
吳松峰見證了戰友們經歷的艱難時刻,也在創作中和戰友一起分享連隊砥礪奮進的足跡。
他的筆下和鏡頭中,有冰封雪裹的哨所,也有迎風挺立的哨兵。每一個畫面,都讓戰友們聯想到了自己。這些創作,也讓他們內心升騰起更多的榮譽感、使命感,堅定了他們“與孤山為伴、為祖國站崗”的決心。
一次,吳松峰受領一項任務:在營院后墻上創作一組長卷畫。
傍晚,吳松峰坐在臺階上,看向遠方的山脊線,日暮山河,紅旗獵獵,戰士們步履穩健,身姿挺拔。剎那間,他領悟到,戰士不就是邊防線上挺立的界碑嗎?
響亮的口令聲,把沉思的他,拉回現實。夕陽中,巡邏歸來的戰友與遠方山脊形成一幅剪影畫。
吳松峰的靈感來了,他決定畫一幅高原群山圖。接下來幾天,他一手拿畫筆,一手端著顏料板,在營院后墻上開始創作。描繪心中的雪山、哨所、界碑,他的每一筆都酣暢淋漓。
那年9月,吳松峰走出大學校園,一份穩定的工作,并沒有給他應有的歸屬感。
如今,巡邏在祖國的邊防線上,吳松峰找到了人生的意義。描繪邊防戰友們的生活,讓他找到了堅持的意義,更找到了一份踏踏實實的歸屬感。
新兵和他的家書。圖片由連隊官兵提供
這天,吳松峰又一次帶隊巡邏,他鼓勵大家堅持到底:“年輕時吃苦,就是為自己爭取到了一次成長的機遇?!?/p>
又是一個堅守的日子。夜幕降臨,月光灑在墻上,畫中的戰士傲然挺立在邊防線上。每次看到這一幕,吳松峰都特別自豪,因為這個身影屬于連隊每一個堅持的人。
關鍵詞 墨韻人生
挺過去,收獲生命中的芳華
■陳武斌 達星星
晚風透著寒意,月光灑滿哨樓,哨兵挺拔的身影被月光拉長。
注視著眼前這一幕,陸軍某邊防連上尉何川打開臺燈、把素紙輕輕鋪展在案頭,開始每天雷打不動的練字。
29歲的何川是個山里娃。小時候他就跟著喜歡寫大字的爺爺生活,走進爺爺家的農家小院,那股濃濃的墨香,總讓他感到很溫暖。
何川記得,每到春節來臨,爺爺喜歡泡一壺茶,然后坐在案前,給村里的鄉親一副一副地寫春聯。年幼的何川也跟著研墨、學寫大字。爺爺經常教導他,撮一桿狼毫,用多少力道剛好;手腕高懸,如何才能寫出一筆好字。
考上軍校后,何川一直沒有放棄毛筆書法這個愛好。軍校畢業時,他提出戍邊的申請,來到邊防一線。
初到邊防軍營,何川身上的“書生氣”偶爾會拒人于千里之外。訓練一結束,他就一頭鉆進宿舍,攤開紙寫大字。
那年,一個新兵因為訓練狀態不佳,被班長說了幾句,便賭氣說要退伍回家。連里主官一個在外開會、一個休假,和這位新兵談心的任務,便落在他肩上。
何川給那個新戰士拿來一支毛筆,讓他寫一個“人”字。小伙子拿起筆,寫得認真、板正。寫完,抬頭,他看著何川。
何川笑著說:“這簡單的一撇一捺,起承轉合都飽含中國人對人生的理解。一撇是‘你’,一捺是‘你的戰友’,在一個方方正正的框里,這兩筆,是一種互相依靠、彼此支撐的關系。缺一不可,缺一不立?!?/p>
這時,何川又在紙上寫了兩個字:一個是草書的“人”,一個是隸書的“人”。他繼續語重心長地說:“豪放有秩,這是草書的韻味;蠶之頭、燕之尾,蘊含著隸書的氣度……其實寫字也像做人,我們既然選擇來到軍營,就要遵守部隊的規定,當一個好兵,不負青春韶華?!?/p>
從那以后,那名新兵就像變了一個人。他也成了何川在部隊收的第一個“徒弟”,跟著何川寫字、磨礪心性,逐漸成長為訓練骨干。
在基層干了幾年,何川被選調到機關工作。每到春節,給基層連隊寫春聯,總能讓他好一通忙活。他寫的字,還被旅隊作為禮物,贈送給友鄰部隊。這讓何川在閑暇之余,有了更多練字的動力。
官兵們正在巡邏。圖片由連隊官兵提供
不久后,何川再次回到偏遠連隊。駐地交通不便,很難買到紙墨,每天訓練結束,他就在方磚上用毛筆沾水寫字。
那幾年,何川還收了好幾個“徒弟”。連隊有個點位,巡邏一趟要走三天二夜。每次參與巡邏,他都讓“徒弟”帶上毛筆和紅油漆,給界碑描紅,將一句句守衛大好河山的誓言,鐫刻在點位附近的山崖上。
一次,隨隊執行任務,他們在巡邏途中聽到呼救聲。原來是當地一位村民在登山過程中跌落山崖,摔傷了右腿,不能動彈。何川和戰友輪流背著他,一步步走出大山,將他送往山外村寨衛生院。
一個月后,那位老鄉專程來到連隊感謝。臨走時,何川把自己書寫的一幅“魚水情深”送給他。
這幾年,有連隊戰友悄悄將何川寫的書法作品收集起來、整理成相冊,這讓何川感受到了別樣的溫暖。
去年,連隊配合某通信連野外駐訓。駐訓地條件艱苦,為了保證任務完成,何川帶著戰士冒雨逐點排查隱患,順利完成野戰通信樞紐開設任務,受到上級表揚。
何川特別高興,他越發覺得,堅守崗位是一種磨礪,就像寫字需要堅持一樣,挺過去就能收獲生命中的芳華。
關鍵詞 高原雪舞
跳起來,讓青春之花綻放高原
■郭玉江 蔡星祁
中秋節的夜晚,喀喇昆侖高原細雪紛紛,新疆軍區某邊防連駐訓營區外的空地上,篝火燃燒著,驅散了官兵心頭絲絲寒意。
伴隨著樂器的演奏,官兵們手拉手,跳起了舞蹈。史連長告訴筆者,鼓勵官兵在訓練之余用跳舞的方式鍛煉身體、放松身心,在連隊由來已久。
每次,一輪課目訓練結束,營區就特別熱鬧。到了周末,連隊都會組織少數民族骨干教大家跳舞。
熟悉的旋律響起,官兵們紛紛走到篝火旁。聽著大家歡樂的笑聲,史連長想起幾年前的事。
那年元旦前夕,一支文藝輕騎隊想要上山慰問,但風雪不停、路難走,隊員們在山下等了一周,只好提議與山上戰友連線,通過視頻為大家表演節目。
在互動環節,剛下連的維吾爾族戰士阿布都熱依木在大家的鼓勵下,害羞地走到鏡頭前,與鏡頭對面的文藝骨干們,來了一場熱熱鬧鬧的“隔空舞蹈”。
阿布都熱依木(左三)在訓練之余為戰友示范舞蹈動作。圖片由連隊官兵提供
高原篝火晚會。圖片由連隊官兵提供
這讓史連長深受觸動。第二天,史連長向上級報告,提議組建舞蹈興趣組,發動少數民族戰士擔任教練,教大家跳舞,讓大家換種方式鍛煉。
消息一出,幾名少數民族戰士爭相受領任務:“在我的家鄉,跳舞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領”“我會跳納孜爾庫姆,我姐從小就帶著我跳”……
“真想不到,基層連隊人才濟濟?!笔愤B長既自豪、又欣慰,更期待著這個即將成立的興趣小組,給大家帶來更多快樂。
阿布都熱依木的家鄉在南疆,從小父母在外打工,他跟著爺爺奶奶長大。來部隊當兵,史連長對他最初印象是:一個缺乏自信的小伙兒。
那天,和阿布都熱依木商量“教大家學跳新疆舞”的想法時,史連長還有點擔心,這個內向的小伙子會一口拒絕??梢宦牭健疤琛眱蓚€字,阿布都熱依木的眼睛都瞪圓了,眼神里透著光。
“我們想好了一個名字:‘雪舞小組’。連長,可以嗎?”一個月后的周末,阿布都熱依木敲開了史連長的房門。史連長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阿布都熱依木好像完全換了一個人,“精神面貌好了,人也愛笑了、愛說話了”。
“我們每周末進行訓練,已經排練了幾組舞蹈,想著盡快展開授課,讓大家參與進來?!卑⒉级紵嵋滥具€動員連隊攝影骨干,給大家拍下跳舞視頻。
營門外的空地就是“舞臺”,身著迷彩服的阿布都熱依木和隊員們跳著“麥西來甫”。
背著雙手、單膝著地,側著身子一步步向前躍動……當最后一個動作定格時,大家熱烈鼓掌。
戰友們紛紛加入舞蹈的隊伍,像模像樣地學起來?!皩W習跳舞,讓我們的心凝聚在一起?!币患壣鲜織罘f。
一次實彈射擊,連隊組織大家苦練半個月,成績卻不理想。走下訓練場的那個傍晚,看到大家垂頭喪氣的樣子,史連長有點心疼。
“跳一會,放松一下。一次失敗不能代表我們的實力,打起精神來,才能重整旗鼓再出發?!边B隊訓練標桿、二級軍士長王成的話,把大家從失落的情緒中拽了回來。
“跳舞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方式,還是振奮精神的有效載體。大家跳起來,讓青春之花綻放高原,對每個人都起到了積極向上的作用?!笔愤B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