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0月25日電 (記者 魏華都)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25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對多項樓市“辣招”作出調整。香港地產業界人士表示,相關措施為樓市“松綁”,減輕買家購置住宅物業成本,預料將釋放購買力,起到穩定樓市作用。
特區政府自2010年起多次推出額外印花稅、雙倍印花稅和買家印花稅等稅種(俗稱“辣招”),以壓制不斷飆升的樓價。近期,在息口上升和環球經濟增長放緩下,香港樓市“價量齊跌”,業界人士在新一份施政報告發表前期望特區政府能夠“撤辣”“減辣”,提振樓市。
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的稅率減半,均由15%減至7.5%,減輕已擁有住宅物業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再購買住宅物業時的財政負擔,以及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購買住宅物業的成本;額外印花稅的適用年期由3年縮短至2年;外來人才的置業印花稅由“先征后退”改為“先免后征”。
新世界發展發言人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新世界發展歡迎特區政府適切回應市場環境變化,幫助市民減輕購買物業的財務負擔,并回應外來人才在港置業時的需要,相關措施有助吸引更多外地人才來港,對樓市起正面作用。
香港主要地產代理商認為相關措施符合市場預期。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表示,相關措施令通過專才計劃入市的買家享有“先免后征”優惠,置業成本與本地居民看齊,料可刺激其入市意欲,而購買第二套房時繳納的新住宅印花稅減半對交投也有幫助。
廖偉強認為,股市減印花稅、輸入人才加強勞動力、引入重點企業落戶香港等措施,均有利股市轉旺并帶動整體經濟及樓市向好。他預計,措施在短期內可刺激物業交投量增加兩至三成,樓價至少可緩和跌勢,全年樓價可望平穩或微升1%至2%。
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稱,兩項針對外地買家的調整預計可釋放高達23萬個潛在置業需求量(未計投資需要),刺激交投回升、樓價止跌回穩,出現“價穩量升”情況,預料今年第四季一二手樓交投量均按季增加。他稱,額外印花稅禁售期縮短是意外之喜,在目前經濟尚未完全復常下,相信有助急需資金的人士賣樓周轉,釋放二手樓供應。
房地產服務商戴德梁行執行董事及香港研究部主管鄧淑賢表示,相信措施有助改善后市氣氛,恢復部分買家入市信心。而為外來人才的置業印花稅實施“先免后征”,將能更貼切配合特區政府的“搶人才”措施,有助香港構建多元人才庫,支持香港未來多樣性產業之發展。(完)